找到相关内容3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契嵩思想研究──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

    道迈识远”(注4),苏轼谓“契嵩禅师常嗔,人未见其笑......予在钱塘,亲见其人”(注5),契嵩或系不苟言笑之人。契嵩既是文僧,亦是禅僧,曾着原教?孝论倡儒佛一致之说,以驳韩愈排佛之论。皇祐年间(...1090)代之。自有净因禅寺,禅宗始行于宋都汴京,而大觉即怀琏之敕封赐号。另由德山缘密(圆明禅师)门下出文殊应真,应真之下有洞山晓聪,晓聪下出云居晓舜、大沩怀宥、佛日契嵩。契嵩与怀琏均系云门法系之枝末,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1661493.html
  • 苏轼与禅僧的交游

    诏允准其请,并赐以“明教大师”号。苏轼通判杭州的第二年契嵩即去世,交往不会太多,然而由于契嵩的名望,对他十分敬重。苏轼在《书南华长老重辩师逸事》中回忆说:“契嵩禅师常瞠,人未尝见其笑。海月慧辩师常喜,...这里所说当指禅宗的说法和参禅的情景:禅师以含糊、笼统的词语说法,有时与参禅学人以语言乃至动作较量禅机。看来他也懂得此中奥妙,也曾以禅语向禅僧比试,有时甚至堵住对方的退路将其逼到难以应对的地步,对方便以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463402.html
  • 禅悟与园林欣赏

    ”统一起来,追求“我心处处自优游”(程颢《秋日偶成二首》)的精神境界,统一了士大夫个体的人格完善与治世济国的理想。宋以来,禅家也自觉地标榜其“治心”的功能,以佛融通于儒。如契嵩禅师就说:“儒、佛者,...。“闻其顿教,不假外修,但于、自心,令自本性常起正见,烦恼生劳众生,当时尽悟。”(敦煌本《坛经》二十九)禅家门徒行脚参师,所追求的正是这自心自性的彻悟。  大珠慧海禅师初至江西参见马祖,向他求教。马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0063897.html
  •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(2)

    与忠义士大夫等,但力所不能而年运往矣。”(《大意语录》卷二十四)可以说,宗呆的“忠义之心”说,是慧能南宗禅世俗化的进一步发展。  宋代提倡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,还得首推明教契嵩禅师契嵩原号佛日契嵩,因...欧阳修曾拜谒庐山东林祖印禅师,在他与祖印一席话后,“肃然心服”,最后, “致仕居颍上,日与沙门游,因号六一居士,名其文曰《居士集》”。  我们是否可以说,在封建社会,禅宗与士大夫的“达、退”观存在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564427.html
  • 荷泽大师证道歌考

      〈显宗记〉云:“功成十方,富有七珍,入不二门,获一乘理。”   贫则身常披缕褐。   释迦佛现八十年老比丘相,身披蔽垢之衣,契嵩禅师与月禅师书曰:“数年来欲制纸被一(番+飞)以御苦寒,今幸已...所得,荷泽禅师曰:“以有所得,并是有为,全不相应。”   闲道人者,明心见性之后,饥来吃饭,困来打眠,林下水边,随缘度日,或终日说法度众生,而无法可说,无众生可度,到此境界,身心世界,无二无别,不能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2.html
上一页1234下一页